融券的杠杆 ETF规模的快速增加及影响
发布日期:2024-11-11 22:40    点击次数:67

融券的杠杆 ETF规模的快速增加及影响

  桂浩明

  ETF是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的英语缩写,在海外市场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2004年我国内地推出了第一个华夏上证50ETF,至今正好20年。这20年中,国内ETF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2020年规模首次达到了1万亿元,又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去年规模越上了2万亿元大关。而最新的数据是,到今年9月底已超过了3万亿元,呈现不断加速增加的态势,这对整个证券市场的运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跟踪相关标的指数并据此进行投资的基金产品,ETF对投资者而言明显降低了选择投资品种的难度,交易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在走势上能够基本保持与大盘的同步,是投资机构化、指数化趋势下的产物。当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投资者对ETF也都有一个认识过程,在初期的发展并不是很快。

  我国ETF的大发展是在近几年的事情,一方面快速扩容导致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同时高科技公司大量涌现,这让普通投资者在了解、研究相关行业与公司时颇感为难。另外,为避免个股风险,人们对组合投资的需求大增,而在构建组合投资中ETF也能算是模式之一。这两方面的因素催生了2020年的ETF热,彼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ETF产品,很多投资者采取了借助ETF投资股市的做法。不过,ETF产品本身并不具有择时的功能,在2022年开始的大盘调整中表现也不如人意,一度在市场上乏人问津。

  不过,进入到2024年,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年初的时候A股表现很弱,甚至出现流动性风险。为稳定市场走势,提振投资者信心,中央汇金等部门着手入市,其重点购买的就是宽基ETF产品。正因此,ETF成为了“国家队”资金入市的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投资者对ETF的关注度,也驱使部分看好后市的投资者跟着“国家队”的步伐入市。ETF的份额就这样出现了逆势增长。

  而到了9月下旬,随着股市行情好转,有大量资金入市,其中不少也是选择了ETF以达到从容建仓以及一揽子布局重点看好板块的目标。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ETF行情火爆,甚至在交易中价格被拉涨停,出现明显溢价的局面。时下,ETF的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很可能用不了半年时间,就能进一步增加到4万亿元,成为权益基金中最为庞大的一支队伍。

今年6月,芯源微(688037.SH)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普通股股票804.57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为124.29元/股,有10家机构和1名自然人获配股份。“定增牛散”周雪钦位列11位,获配40.23万股股票。从发行价格及获配数量估计,周雪钦此笔定增金额高达5000万元。该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将于12月23日上市流通,按最新股价计算,周雪钦已浮盈近2000万元。

2022年以来,以注册制为目标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京沪深三市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随着资本市场扩容,监管从严的信号也持续释放。

  从以上对ETF规模增加的原因来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这个品种自身的特点,符合当前市场的实际需要,它的发展本身就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相应的,其规模的快速增加,也对市场产生了多重影响。

  首先,当市场处于较为特殊的时期,ETF事实上充当了稳定市场的角色,虽然其本身不是平准基金,但客观上由于“国家队”资金的介入,在某种条件下的确让人们感觉到具有这方面的某些作用。现在回想起来不难看出,如果不是年初中央汇金公司对一些宽基ETF的大量买入,股市很可能会跌得更多,市场风险也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其次,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投资难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通过ETF形式入市,特别是新入市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把它作为快速建仓的一种手段。这也就意味着,ETF除了作为组合投资的工具,还兼有提供入市通道的作用。

  投资者一键买入ETF以后,随后的建仓任务就交给了基金管理人来完成,达到了让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具体操作的效果。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其影响还体现在为证券投资的大众化提供了一种较为现实的实现路径,为普通民众获取财产性收入创造了机会。

  投资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融券的杠杆,ETF是复制对应股票指数走势的产品,它的净值是会随股市的波动而上下起伏的。人们在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的同时,还是不能忽视所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