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我们生活中所穿着的服装,其基本功能就是用来遮盖住身体,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服装的出现,也能算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发展,意味着人类的进化又迈上了新的一个台阶。
随着后来不断的发展,服装的越来越复杂化,人类也逐渐的培养出了一些不同的审美,并将这些审美表现在了服饰上。
到最后,服饰所承载的审美功能越来越突出,渐渐的衍生出了服饰相关的专门的一种文化。而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均各有其特色。
通过每个朝代的不同服饰文化特点,我们可以一窥其中的一些历史缩影。通过研究不同的服饰文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分析出各个时期不同阶层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的基本情况。
在当今各种清代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皇帝一个人即将被斩头时,他穿上了御赐的黄马褂后,官员们却不敢将他问斩了。
那么皇帝御赐黄马褂究竟有没有“免死金牌”的作用呢?
清代服饰的政治意义
作为一个进入中原来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满族文化自然会与汉族文化产生交流,相互影响。清朝时期,是满族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的历史时期。
而在诸多文化类型中,服饰文化一直受到清朝皇权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作为满族服饰的重要内容,瓜皮帽、长袍马褂等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在民众中,从逐渐接受到广泛推行,并且形成新的服饰制度加以固定下来。
与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一样,当清朝的服饰制度逐渐完备确立后,服饰制度便承载了更多的政治功能,附加以更多的政治色彩,从而服饰制度最大可能地为政治制度服务。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服饰规范,统治阶级内部关于服饰制度规定的更为严格,服饰的样式、颜色、装饰、花纹、面料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在这个过程中,上升到政治层面的服饰文化又在很多方面影响着清朝的国家治理。
清朝初期,统治者将黄马褂等传统服饰要求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穿着作为规则确定下来,是清朝服饰制度逐渐确立完善的重要内容。
清朝中后期,黄马褂作为一种皇权的象征,赏赐给军功大臣、心腹家奴的时候,反映的是黄马褂的特殊身份,是最高荣誉象征,承载了更多的政治色彩。
清朝末期,当黄马褂这种特殊的服饰开始泛滥的时候,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对于国家治理的逐渐失控,也预示着一个朝代的终结。
黄马褂是皇帝出行时,随从人员重要的礼仪服饰,具有统一的仪仗服饰的功能;
黄马褂是皇帝行围打猎时,奖励给表现优异猎手的赏赐物品,具有奖赏的功能;
黄马褂是皇帝表彰军功武将,开疆拓土巩固政权做出重要贡献的至高荣誉象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代中后期,黄马褂之所以成为受到臣工子弟引以为傲的特殊服饰,黄马褂本身的一件普通衣服的功能属性已经被极强的政治属性所取代。
以至于清后期,追捧黄马褂和黄马褂的泛滥客观上反映了那一时期的政治生态。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镇压无力的清政府便想到借助西方势力来试图平息这场运动。
于是,戈登率领的洋枪队加入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行列里。由于洋枪队发挥了巨大作用,清政府赐戈登黄马褂。
这一事件引起了西方人的注意,也更加关注于黄马褂特有的政治荣誉象征。
国外现有文献资料中关于黄马褂的记录,可见于对晚清时期政治生态里的描述,一些国外的期刊杂志、报纸曾提及清朝的黄马褂。
在那一时期,比较轰动国内外的政治事件是中日甲午海战战败后,晚清重臣李鸿章赴日本谈判。
身着黄马褂的李鸿章全权代表清政府和伊藤博文进行会谈,最后血染黄马褂。1894年的《纽约时报》曾经刊发过相关报道。
1896年,已经74岁高龄的李鸿章,参加为尼古拉二世举行的加冕典礼。
当时有记者描述说李鸿章身穿那件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头顶帽子上还插着美丽的孔雀的羽毛,这美丽的羽毛指的就是皇帝的最高荣誉赏赐三眼花翎。
1896年,李鸿章来到美国进行访问,在街头,有众多美国人在围观他,其实是围观那件被皇帝特别赏赐的黄马褂是什么样。
对西方国家的政客们来说,他们想知道黄马褂在清朝的政治体系运作中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赏赐黄马褂和褫夺黄马褂之间,对于清朝统治者和文武大臣们意味着什么。
可见,当时在外国人眼中,黄马褂的赏赐和褫夺机制充满了戏谑的韵味。
黄马褂的赏赐,象征着劳苦功高,皇帝心腹,对于文武大臣而言,是至高的荣耀。清朝皇帝也会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将黄马褂这一服饰的政治属性最大化的使用。
无论是赏赐还是还是褫夺都有其深刻的政治意图,体现政治意志。
作为皇权统治者,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对政权巩固发展有功者进行奖赏,有过者进行处罚,赏罚分明的手段和措施自然也就会体现在黄马褂上。
有文献记载,在嘉庆皇帝时期,有一位温姓官员,由于在办案期间,审理不够细致,造成冤案发生的严重后果。
为追究其办案不力的责任,皇帝褫夺了他的黄马褂。
还有晚清时期的朝廷重臣李鸿章,他的黄马褂也曾经被皇帝褫夺,而且还是两次。
一次是因为当时捻军军队的进攻,逐渐对皇城构成了威胁,而李鸿章部下军队却援助不及时,皇帝下令拔去李鸿章的顶戴花翎,褫夺了他的黄马褂。
后来,又因为李鸿章立功,皇帝赏还了他的黄马褂;还有一次是在甲午战争期间,惨败的朝廷将责任归咎于他,就这样,黄马褂被再次褫夺。
纵观各个历史时期,历朝历代的服饰制度不同,帝王服饰颜色不一,装饰各异。但每一朝代王侯将相的服饰样式及颜色都有其内在的寓意内涵,每一朝代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朝代特色的服饰制度。
虽然每一朝代的皇家服饰样式不一,服饰制度规范也各具特色,但总结其服饰制度发现,都具有其明显的阶级属性,都为其政治制度服务。
在服饰制作中广泛应用的各种颜色不仅仅是体现服饰的审美属性,而更加具备了区分社会阶层的阶级属性。
古代服饰的颜色尊贵
在中国历代宫廷服饰制度中,“黄”颜色的衣服被较多的使用,用于区别和其他社会各阶层的衣着颜色,体现皇族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其原因是,一方面受到前一朝代服饰制度的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其尊崇的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原因。
“五行”,即人们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其中,按传统的“五行”学说观念划分,“土”的位置居于五行正中央,由其它四方拱卫,且串联四方。
这样,除了土以外的金、木、水、火四行,就要与方位中除了中以外的西、东、北、南四个方位对照对应。
据此,所说的土色就是黄色,所以黄色自然在服饰制度中体现最重要的作用,最为尊贵,被广泛应用于皇家服饰。
在五行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崇尚黄天厚土的炎黄子孙就以黄色为尊,颜色也就有了适应不同人群阶级的级别划分,于是颜色有了阶级性。
服饰颜色的使用体现出阶级属性。明黄色成为了皇帝专门使用的服饰颜色,在黄色系的服饰中最为尊贵,不可僭越。
这种阶级属性被严格地贯穿使用在清朝的服饰制度之中。文武大臣们所以才竞相追捧使用了皇帝专用的服饰颜色的黄马褂,因为明黄色即是皇权的象征。
由于是要罩在衣着的最外面穿着,马褂的颜色自然要体现其独特的阶级性,来区分穿着者不同的身份,体现其政治属性。
在清初,皇帝出行时,身穿的不一定是黄马褂,而穿着的是石青色的行褂,并且对于行褂的外形、袖长、和材质都一一标明。
与太阳能(000591)和风能基础设施不同的是,地热能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可以提供稳定的基载电力,因此地热发电厂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主要利用地下岩石瞬间加热的水来进行发电,而不会产生碳排放规模。
此外,皇帝的随从人员,自然要按照相关规制来穿着,皇族人员的亲王也是身着石青色的行褂,其他如八旗官兵的行褂颜色都要按照所在旗的颜色来进行穿着。
其实,这还是要体现不同群体的区别,也体现着颜色的阶级性。由此可以总结出,皇帝出行时,皇帝本人、亲王等人所穿着的行褂颜色都是石青色。
而皇帝的亲兵卫队和皇帝统领的正黄旗、镶黄旗的官兵身着黄颜色的行褂,其他八旗官兵所穿着的行褂,都是根据其所在的八旗颜色按规定穿着。
“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侍长,皆例准穿黄马褂,用明黄色。”
以上文献记载中,明确了黄马褂的政治地位越来越特殊,所承载的政治属性越来越强,并被以服饰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和强化。
黄马褂具有不同的种类,自然皇帝赏赐不同的黄马褂是在不同的情形之下。
黄马褂赏赐的随意性是针对行职褂子和行围褂子而言,根据分析,这两种褂子的赏赐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接触皇帝,与皇帝随行或者交流;二是受到皇帝的赞赏,觉得赏心悦目。
在皇帝赏赐的不同类型的黄马褂中,作用是不同的,只有武功褂子是最让人看重,最为珍贵,赏赐标准也最为严谨。
只有在战场上立过显赫战功,为朝廷做过重大贡献的且官职品阶达到一定级别的武将才有机会获得。而文官如果没有战功,一般是得不到黄马褂的赏赐的。
黄马褂的功能
对比赏赐黄马褂中的赏穿黄马褂和赏给黄马褂,其实都是一种意义象征,象征着最高荣誉而己。它本身不代表着官职的晋升,品阶的提高。
但往往能够获得皇帝赏赐黄马褂的人,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只有这些人才常在皇帝身边,也才有更多的就会去建功立业。
至于清朝末期的买卖黄马褂和黄马褂泛滥则是清朝土崩瓦解的预兆,并不是黄马褂常规赏赐的范畴。
虽然赏赐黄马褂本身只是荣誉象征,但受赏赐者往往在心理上形成很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要身着黄马褂沿街游行,昭告世人,备受皇恩眷顾。
赏赐黄马褂是皇帝在掌控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种必要的人治方法,是赏罚分明的一种体现。被赏赐黄马褂不会在具体官职品阶上见官大三级,也不会真正具有免死金牌的功能。
当然,黄马褂赏赐,荣誉功能最大,并不是品阶官职上的实际晋升,也没有实际的特别权利。
一些影视作品和民间故事中的“免死金牌”作用,并没有文献记载和史实资料提供理论支持。黄马褂有赏赐,也有褫夺。
这本身就是皇帝除了依照律例治理国家管理文武百官之外,在心理层面上,对荣誉也赏罚分明的一种体现。
得到黄马褂赏赐的人一旦犯错,皇帝会及时收回黄马褂,再行处罚。所以,得到黄马褂赏赐的人不是得到了“免死金牌”。
但是“见官大三级”的心理作用还是能够体现的,毕竟黄马褂是皇权的象征。无论在朝堂还是在民间,身穿黄马褂的人都会让人毕恭毕敬,高看一眼。
除此之外,获得赏赐黄马褂并无具体的其他方面的特权相体现。
参考文献
刘继兴.清末舞台有“好戏”[J/0L].百家讲坛,2015(6).
张海霞.“免死金牌”真的可以保命吗?[J].文史博览,2016(2)
覃仕勇.为何黄马褂可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又有哪些大人物有黄马褂?[J/0L].朝文社去杠杆股票,2016—03—15.
发布于:天津市